舞踏在土方巽和大野一雄之間所出現的進展,首先就是大野慶人本人.
雖是大野一雄先生的兒子,慶人先生的舞踏啟蒙卻來自土方巽。1959年首演以及1960年細江英公的影片,皆是由大野慶人與土方巽一起演出。1977年,大野一雄推出首部個人舞踏作品,自此之後的二十多年大野慶人始終都是大野一雄臺上臺下最重要的夥伴,一般也都認為大野一雄家發展出了不同於土方巽體系的表演風格與作品方向。
然而,土方巽體系和土方巽自身是否就能劃上等號?從1977到1985年大野一雄的新作皆是由土方巽負責導演(土方巽先生於1986年去世),田中泯和更早期的笠井叡也都有自己的身體型式。另外,土方巽60年代的幾部作品以及他在個人獨舞段落中所展現出來的感覺,皆與我們慣有的白妝、蟹足、恐怖作嘔等舞踏印象不盡相同。當然,暗黑舞踏和舞踏譜的代表芦川羊子,和粟由紀夫,大駱駝艦等也都是出自土方巽。
要真正瞭解什麼是舞踏,必須完整審視土方巽一生的每個階段,並且涵蓋所有受到他影響的舞踏者—有些僅得形式,與其精神越行越遠,有些則領會了本質,甚至呈現出土方巽未及碰觸,藏在心裡的舞踏。
或許,更重要的是你所關切的,所具備的是什麼!!
如果你有類似土方巽在飢寒中長成的穿透力,無時不瞥見遍佈在空間與人身中詭異的秘密,那樣的力量就可撞擊到身體底層,迸發出Eros,原始能量,衝破世間與神靈界的區隔和禁忌。
如果你像大野一雄一樣幼時享有美學薰陶,青年即受宗教洗禮,之後卻有近十年的歲月在戰場上遍歷死亡,於是生與死,喜樂與苦難,將會洶湧地在全身流動並交匯入心,對於天地萬物莫不生起誠摯的感動。
如果你是大野慶人,領受了土方巽和大野一雄兩種靈魂的教導並融會貫通,那麼種種藝術和生命的原則都會了然於心,既可在工作坊裡向學生們道出禪僧仙厓的圓圈,三角,和四方,也能巧思構成2010年與Pina Bausch資深舞者的合演;既有面對未來的遼闊視野,又能保存舞踏創始時的強韌與純真。
每一位舞踏者都會形成自己的舞踏,然而只有認真回溯至源頭,所獲得的舞踏才會純粹和新鮮,不但能將已揭露的奧秘傳承下去,而且還發現更多。
我們都是自己的光,然而那樣的光並不屬於我們的,也不是屬於大野慶人,大野一雄,或土方巽的;那樣的光穿過所有真誠的舞踏者,回歸宇宙深處的黑暗—在那裡光與黑暗已合為一體而無法分別。那是種無所依止、永恆,寂靜,同時創造著無限。
作者:Satyana (謝明志,桑雅劇場負責人)